是馬總統念書的時候指導教授給他的建言,很早以前聽他演講的時候說的(大概是有點遠的高中時代吧...),只記得他是想要我們區分常聽到的"不拘小節"......
這讓我想到了禪學常說的活在當下,洗碗的時候就是洗碗、泡茶的時候就全心泡茶,不去想說ㄟ~我等等要幹嘛幹嘛。還有奧修說的覺知,清楚知道自己在做甚麼,像個第三者去觀察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和動作;還有所謂的專注到讓自我消失,跑步的時候你就成為跑步本身,做者(doer)已不存在、跳舞的時候你消失了,只有舞蹈留下.....。至於同時消失同時又觀察自己,看似衝突,我也在體會中。
知道這些,當然也有去try,如何一個片刻一個片刻的去活,但實在不容易,常常就進入了不知情模式,還有一個問題是,只有當下,就沒有未來的思索,也就沒有夢想的建立,似乎變成了毫無目的的人生?有趣的事,奧修說白雲之道,好像就是要變的像白雲一樣無方向的漂。
雖然做不到,卻也有些偶然的片刻突然很投入、有自我觀察,有時候這些片刻是那麼的平凡,並不能帶給我甚麼東西,而我的感覺是那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小滿足、讓生命有了無形的豐盈、很微妙的新奇體驗......所以,繼續去體會吧~
- 上廁所的時候,要"確保"滴水不外漏,需要細心的觀察
- 有一次深入的打噴嚏,是那麼的全然,彷彿周遭都被瞬間隔絕,所有的感覺都集中在噴嚏本身
- 今天洗澡愕然發現打在身上的水滴是那麼地細緻,反彈聲是那麼地清脆......
- 暑假跑步的時候有試著讓自己消失,恣意地跑,那是一種空冥的狀態,好像跑得比較快活?
- 觀察到自己和新朋友相處時內心自動出現的不自在,感覺像是甚麼東西卡在胸口般,腦袋也會僵住,所以......不要愣在那裏!
- 騎車充滿了樂趣,超速馳騁、低速ㄍㄧㄣ、中速躲超速器、平速吹風賞景兼唱歌、過彎的快感、與乘客的對答......,變化中進入了忘我。
- 幾乎每天都會走一遭明達館到電二館,一樣的路線,我仍會試著去感受所聞所逢,風的親密接觸、樹的矗立百態、一樣的告示牌,不一樣的腳踏車疾徐交織......
- 有時候覺得只是單純存在,不用多做什麼,享受從內到外的安靜就很幸福,但或許只是伴隨者忙碌的事情之後而來的放鬆吧xd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